本文作者:访客

取保候审后是否会被法院起诉的疑问解答,法律程序下的可能性探讨

访客 2025-10-10 13:01:29 8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担保并暂时释放,等待后续审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仍然面临法院的审查与起诉,只要案件调查清楚,证据确凿,无论是否取保候审,法院都会依法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取保候审后还会被法院起诉,是否起诉取决于案件情况和证据。
导读: 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仍有可能被法院起诉。若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查清、证据充分,将依法起诉;若认定无犯罪事实,则不予起诉。需等待案件进一步处理。 一、

取保候审还会被法院起诉吗

  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有可能被法院起诉。这是因为取保候审只是一种暂时的强制措施,旨在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非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的最终判定。

  1.当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便会作出起诉决定。

  2.如果人民检察院认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则会不予起诉。

  因此,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就此摆脱了法律追究,他们仍需等待案件的进一步处理结果。

二、

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关于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款中。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同时,《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进一步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三、

取保候审与判刑有何关系

  取保候审与判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1.取保候审只是一种暂时的强制措施,用于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判刑则是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和法律规定,对其作出的有罪判决和刑罚决定。

  2.具体来说,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只要人民检察院认为其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仍会对其提起公诉。

  3.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对其判刑以及判刑的轻重。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