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保候审后是否会被再次起诉?探讨取保候审的后续风险。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担保并保证其按时出庭的一种措施,被取保候审的人是否会被再次起诉,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如果案件调查清楚,证据确凿,且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规行为,一般不会再次起诉,但如果发现新的证据或取保候审期间有违法行为,可能会撤销取保候审并重新起诉,取保候审后是否再被起诉,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导读: 取保候审可能还会再被起诉。取保候审仅是暂时强制措施,期间司法机关会继续调查和审查案件。若发现新犯罪事实或原证据确凿,仍可能被起诉。 一、
取保候审还会再被起诉吗
取保候审有可能还会再被起诉。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就此终结,而只是一种暂时的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仍会继续对案件进行调查和审查。
1.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发现有新的犯罪事实,或者原案件的证据进一步确凿,司法机关仍有可能对其提起公诉。
2.具体来说,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了相关规定,且案件证据不足以支持起诉,那么他们可能不会被起诉。
3.如果他们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了相关规定,如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等,司法机关可能会撤销取保候审,并对其进行逮捕和起诉。
4.如果案件证据逐渐清晰,且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司法机关也会依法提起公诉。
二、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1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一系列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时及时报告等。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还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其他特定的规定,如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等。
三、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哪些规定
找法网提醒,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第71条所规定的各项规定。这些规定包括:
1.不得离开居住地:未经执行机关批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及时报告变动:如果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传讯时及时到案:在司法机关传讯时,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及时到案,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查。
4.不得干扰证人作证: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包括威胁、利诱或贿赂证人等。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与其他同案犯串供,以逃避司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