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事故罪详解,认定标准与定义解读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服务过程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诊疗规范或技术操作规范等规定,造成患者人身伤害或死亡的行为,认定医疗事故罪需考虑医务人员是否有过失行为、该行为是否违反了医疗规范、是否造成了患者伤害或死亡等要素,对于医疗事故的认定和处理,需依法依规进行,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导读: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中严重失职,致患者死亡或重伤。认定此罪,需明确医务人员身份、严重失职行为、患者伤亡后果及二者间因果关系。 一、
什么是医疗事故罪如何认定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对于医疗事故罪的认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明确:
1.主体资格:确认行为人是否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医务人员,且其实施了违章医疗行为。
2.主观过失:分析行为人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业务过失,即是否未尽到应有的谨慎和注意义务。
3.客体损害:评估医疗事故对医疗单位工作秩序和公民生命健康权利的侵害程度。
4.客观后果:确认是否因行为人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了就诊人的死亡或严重身体健康损害。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能认定行为人构成医疗事故罪。
二、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流程
找法网提醒,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申请与受理:当事人需向卫生行政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卫生行政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应在10天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2.技术鉴定: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医疗事故争议,卫生行政机构应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学会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鉴定,并出具鉴定结论。
3.通知与反馈:卫生行政机构应采用书面形式将鉴定结论通知申请人。若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有异议,可申请再次鉴定,由更高一级的医学会组织进行。
4.后续处理:根据鉴定结论,卫生行政机构将依法对医疗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和处理。对于构成医疗事故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整个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流程,旨在确保医疗事故得到公正、客观的处理,维护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和患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