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公司能否因员工多次迟到而解雇?

访客 2025-10-18 09:00:31 9733
公司有权决定是否解雇多次迟到的员工,这通常取决于公司政策和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如果员工迟到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司规定,且经过提醒和改正无效,公司可以依据内部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约定,采取解雇措施,这也可能涉及劳动法规定,因此公司在做出决定前应该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谨慎处理,公司可根据内部规定和劳动合同处理多次迟到员工,包括解雇,但须遵守劳动法规定,并谨慎处理。
员工多次迟到是否构成公司合法解雇的依据?这一问题需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司法实践中的裁判规则综合判断。根据现行法律框架,公司解雇迟到员工的合法性取决于规章制度合法性、迟到严重程度及程序合规性三大核心要素。

一、合法解雇的前提:规章制度需满足“三性”要求

公司若以多次迟到为由解雇员工,必须具备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章制度需满足:

民主程序制定: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确定;

内容合法合理: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迟到处罚需与违规程度成比例;

公示告知义务:需通过员工手册签收、培训记录、邮件确认等方式向员工公示。

例如,某公司规章制度规定“月累计迟到5次以上视为严重违纪”,且该制度经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员工签收确认,则符合“三性”要求。反之,若制度未公示或规定“迟到1次即辞退”,则可能因程序违法或内容显失公平被认定为无效。

二、解雇的实质要件:迟到需达到“严重违反”程度

即使规章制度合法,公司仍需证明员工的迟到行为实质性影响公司利益。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从以下维度审查:

迟到频率与时长:如员工月迟到10次、每次超1小时,可能被认定为“严重”;若仅迟到2次、每次5分钟,则可能不构成;

岗位特性关联性:对考勤要求严格的岗位(如客服、生产线)迟到影响更大;

补救措施有效性:若公司已通过警告、扣薪等方式督促改正,员工仍屡教不改,则解雇更具合理性。

例如,某法院判决中,员工连续3个月月迟到8次,公司多次书面警告无效后解雇,法院认定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三、违法解雇的后果:双倍赔偿与继续履约

若公司解雇行为被认定违法,员工可主张:

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要求恢复劳动关系;

赔偿金: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即工作每满1年支付2个月工资。

例如,某员工月薪1万元,工作3年被违法解雇,可获赔偿金6万元。

四、实务建议:合规管理是关键

公司层面:制定明确、合理的考勤制度,保留民主程序、公示证据;对迟到员工先采取警告、调岗等渐进措施,避免直接解雇。

员工层面:保留劳动合同、考勤记录、解雇通知等证据;若认为解雇违法,可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权益。

公司能否解雇多次迟到员工,本质是法律对“企业自主管理权”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平衡。合法解雇需以合规制度为前提,以实质影响为依据,以程序公正为保障。任何单方解雇行为若脱离法律框架,均可能面临司法审查风险。

阅读
分享